我还远在童年时代就曾因父辈的影响而迷上《周易》,常贪馋地扭着父亲追问那些神秘的卦象和有关传说。到了青年时代,又花过大量功夫来研读《周易》,但是,幼稚的见解是无法领会《周易》博大精深的哲理的。其后,由于我一生坎坷,命途多舛,家中又累遭不幸,常钦羡别人而深自叹息,每于中夜,思前想后,彷徨无措。饱经忧患的我,再来研读《周易》,对照自己的经历,竟有了“顿悟”之感。 一九八九年八月在石家庄召开的“京、津、冀地区思维科学研讨会”上我宣读了题为《太极思维与预测》的论文,引起了同行专家们的注意;一九九一年五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国首届神秘文化研讨会”上我再次宣读了这篇论文,并征求与会各位大师的高见,受到很大启发。会后花了三个月的功夫来进一步探索、修正、整理,一九九一年十月在河南安阳市召开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第三次阐述了我的太极思维观,在与会大师们的启迪和指正下,又受到不少教益。通过以上漫长的艰难曲折探索道路,逐步形成了我的太极思维观,这仅是自己的一点肤浅见解而已,借此献诸同好,或可作茶余饭后笑谈之料,则“愚夫千虑,亦有一得”矣,是为序。 我的太极思维观概括起来说,有五个观点、三种方法,简称“五观三法”,合数为八,以此应八卦之数: 一、无极观 宇宙是无级的,“无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空间的无限性,不存在边际,大与小都是无穷的;二是时间的无限性,没有起始和终结。宇宙间的事物也是无级的,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变化无边,永无止境。因而人们去认识宇宙和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是一个逐渐深化,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绝对的、凝固的、极端的观点和方法都是错误的 二、同一观 宇宙间的各种事物从表面现象上看来是五花八间、无穷无尽、各不相干,但是,实际上各事物之间及其与宇宙之间总是保持者一种同构关系,存在着某种同一性的联系,永远处于动态的相对平衡之中。宇宙与各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之间、……都以某种微妙的关系相互联系着,这是因为宇宙是一个总系统,不如此这个系统就不能存在。 三、必然观 事物都各有其本身固有的特性与发展变化规律,都要按照各自特有的轨道和途径而发生、发展、演化着,不以人的主体愿望为转移,一切要发生的事物,必然会发生;一切不发生的事,也一定不会发生,毫厘无爽。各各事物都要受到“宇宙”这个总系统的制约,并且相互制约着,构成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有时从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东西,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的联系。 四、变易观 一切事物(含宇宙)总是处于不变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这种事物都是在变化中生存、发展、和谐、统一的。这是因为事物内部包含了向对立面转化的因素,只有变化才能使宇宙发展、和谐、统一。没有变化就没有事物存在的前提,也就没有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 五、阴阳观 一切事物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内部结构都是“阴阳结构”。是阴阳两种因素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代替、相互转化。不同的事物显示了不同的阴阳结构,在质和量方面都有各自明确的范畴和界限,阴阳也总是处于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之中。 以上是说的五个观点,以下是说的三种方法: 一、统计的方法 从易学发展史来看,我国历代的易学家与史官、卜官对几千年历史中各种事物的出现与发展变化规律都有详细的预测记载与验证结果文字数据,几千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出了客观的统计规律,不管人们现在能否解释其原因,统计规律总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的。 二、模拟的方法 宇宙间一切事物最本质的结构是阴阳结构,这可以用近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成果来证实。 “太极思维”巧妙地运用了数学的手段来模拟所求事物的阴阳结构,这种仿真的方法符合“或然率”(Probability)的原理,故尔有很高的准确性。在“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的推演过程中,第一次所取出的数不是九便是五,二者都既可是构成“阴”的因素,也可是构成“阳”的因素。机会均等,没有主观意识强加于内;同理,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取出的数中,不是四便是八,二者同样既可是“阴”的因素,也可是“阳”的因素,二者机会均等,只有将三次推演的结果组合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才显示出确定性的“阴”或“阳”的结论来,因而这种推演逼近于事物的真实情况,有很高的准确度。 三、感应的方法 宇宙间的事物是极其复杂的,不可能用一种固定的手段和思路来推测它,只有用高度概括抽象的方法逼近于它,“太极语”正是这样一种高度概括抽象的工具,因而它能够代表极其复杂的事物与过程。不过,在反演(根据抽象的卦象反推出具体的物象)过程中,卦象只是一个阴阳结构的符号,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答案,灵活多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其结果有多解性,这就要依靠人的领悟能力(也就是对所测事物的感应程度)去作出判断。要想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感应程度,所以,在预测事物时要求人们要“诚意”、“静心”,甚至“独处”,其用意是排除各种干扰,使人与大自然保持着保谐的统一,如能达到“人天合一”的境界,就能对各种事物有高度的感应能力。所以,历代的易学高手多隐于民间,视富贵利禄如草芥,这样,自能排除各种干扰,虔心领悟事物的本性,提高自己的感应能力。 以上是我在长期研读《周易》中的八点体会。 |
易易智能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