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易智能遐想

人工智能应以易驽繁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25日 21:04   [ 更新时间:2009年3月27日 06:16 ]

易经曰“易简,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现在的人工智能都太繁了,象“深蓝”动用了超级计算机。我觉得那都不叫智能,只能算是计算。一个有超强搜索和存储技术的大计算器而已。
而人的智能,就算是一个婴儿,“深蓝”也不及她。人的智能繁吗?“繁”,然而易经说“易则易知”,所以我们要从“易”出发将人工智能放到最简单的地方,先让人工智能能识“阴”和“阳”,以及“金木水火土”,其它我们可不管,让人工智能自己去思考。于是我们的出发点就变得简单了,那就是让机器了解以下元素即可:
世界物质:只是-阴和阳
物质的属性:只是-金木水火土
相互作用:只是-相生,相克 (深入一点还有相害,比和,相刑等几种关系)
时间关系:只是天干地支
 
然后其它的我就不说了,让机器根据这些内容自己去思考。
可是,要给机器什么东西才能让机器开始思考呢?是灵魂吗?是规则吗?还是……
 
好,现暂且在扑克中考虑。我已经将八卦类象部分将各种扑克隐含内容给表示出来了(以象告)。
然后就开始将隐含内容的属性给表示出来。举例如:这手牌具有“金”的属性,而预测对手是“木”,所以这手牌克它。另还有预测对手和牌具有火的属性, 实系太复杂了。就跟术数一样,得抓主要的,用一系列方法。从而决定用什么样的决策。
 
 

算命术(或术数,易学)与扑克的对比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25日 19:31   [ 更新时间:2009年3月25日 21:02 ]

算命术的目的就是要趋吉避凶,主要是针对未来一些不确定的事情(也有人要求算已经过去的未知内容)。
扑克的目的就是赢钱,换句话说,也是要趋吉避凶,在预测形势好的时候多赢钱,形势差的时候尽量少损失钱,或采用方法在形势差的时候也赚钱。也是针对所发牌的不确定性。不象下棋,目的只是在技术上赢对方,不存在什么心理、欺骗等等不确定因素。
 
算命术采用的方法是一套“非科学”的但却是系统的方法。
扑克由于存在的心理因素,也可以使用这一套“非科学”的方法。
 
举例:
《梅花易数》中著名的观梅占:
        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说:“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辰年五数,十二月十二数,十七日十七数,共三十四数,除四八三十二,得二,属兑,为上卦,加申时九数,总得四十三数,五八除四十,零得三数,为离,作下卦。又上下总四十三数,以六除,六七除四十二,得一为零作动爻,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断之曰:详此卦,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又兑金为体,离火克之。互中巽木,复三起离火,则克体之卦气盛。兑为少女,因知少女之受伤,而互中巽木,又逢乾金兑金克之,则巽木被伤,而巽为股,故断有伤股之应。幸变为艮土,兑金得生,知少女虽被伤,而不至凶危也。

扑克中:
        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易易先生与网上打扑克,见对方突然再加注。先生说:“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对方突然再加注,到底是诈是有牌呢,怪也。”因占之,辰年五数,十二月十二数,十七日十七数,共三十四数,除四八三十二,得二,属兑,为上卦,加申时九数,总得四十三数,五八除四十,零得三数,为离,作下卦。又上下总四十三数,以六除,六七除四十二,得一为零作动爻,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断之曰:详此卦,对方必诈,又兑金为体,离火克之。互中巽木,复三起离火,则克体之卦气盛。兑为又凶又紧又不善盖牌之人,此人会诈,而互中巽木,又逢乾金兑金克之,则巽木被伤,故再加注之,其必盖。

        在所描述的举例中,就是在不确定因素或奇怪的时候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启用人工智能的“算命术”,利用该系统因素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并且按照“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也就是说确定的事根本就不用占,例如我拿到最强牌(nuts),这个只要跟注设陷阱或者再加注即可。根本不需要盖牌。不因事不占,就是我没什么需求根本就不用占。
 
算命术所测之事非常之广,大到国家安危小到个人行事各种各样。
扑克所测之事点很少,主要测对方有没有牌,有没有诈以及对方能跟多少注等等情况,但就这一点来说,内容也不少。现举《梅花易数》求财占例:
求财占第十
 
  占求财,以体为主,以用为财。体克用,有财;用克体,无财。体生用,财有耗损之忧;用生体,财有进益之喜。体用比和,财利快意。欲知得财之日,生体之卦气定之。欲知破财之日,克体卦气定之。
 
又若卦中有体克用之卦,及生体之卦,则有财,此卦气旺相即见财之日。若卦中有克体之卦,及体生用之卦,即破财,此卦气旺相即破财之日。
 用在扑克中,那么我们得分清体和用,体代表自己为主,用代表他人(为财,送财之人)。体克用,有财,也就是说如果我体是金,用是本,那么我就有财。体生用,有耗财之忧;用生体,有进益之喜。对于得财之日(上风期)和破财之日(下风期),则要用在广义的扑克上了。那么为什么会有体克用等因素呢。那就要看体的属性了,属乾(属金)的就克属巽(属木)的了,深层(还是更浅)一点理解,那就是鲨鱼克小鱼了。
 
那么体和用的属性又是怎么看的呢?简单的看,参见上一篇“万物类象在扑克中的表示”。
 
 

万物类象在扑克中的运用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25日 17:48   [ 更新时间:2009年3月25日 19:29 ]

梅花易数中有八卦万物属类,所以万物可以入八卦。
扑克中有各种类型的人,以三个尺度“松、紧”,“凶、保守”和“欺骗性”正好入八卦。
位置也可入八卦。
 
       乾卦:凶,紧,善盖(不大诈),按钮位置,鲨鱼,天,父,老人,官贵,头,骨,马,金,珠宝,玉,木果,圆物,冠,镜,刚物,大,赤色,水寨。
      坤卦:松,保守,不善盖,小盲注位置,电话机,地,母,老妇,土,牛,金,布帛,文章,舆,辇,方物,柄,黄色,瓦器,腹,裳,黑色,黍稷,书,米,谷。
  震卦:紧,平,不善盖,中间益,老鼠,雷,长男,足,发,龙,百虫,蹄,竹,雀,雈苇,马鸣,母足,稼,乐器之类,草木,青碧,绿色,树,木核,柴,蛇
巽卦:松,凶,善盖,前面位置,炸蛋,风,长女,僧尼,鸡,股,百禽,百草,臼,香气,臭,绳,眼,羽毛,帆,扇,枝叶之类,仙道,工匠,直物,工巧之器。
  坎卦:松,凶,不善盖,坎卦位置,疯子,水,雨雪,工,豕,中男,沟渎,弓轮,耳,血,月,盗,宫率,栋,丛棘,狐,蒺藜,桎梏,水族,鱼,盐,酒醢,有核之物,黑色。
  离卦:紧,保守,善盖,关煞前位置,石头,火,雉,日,目,电,霓霞,中女,甲胃,戈兵,文书,槁木,炉,兽,鳄龟,蟹蚌,凡有壳之物,红赤紫色,花纹人,干燥物。
  艮卦:松,保守,善盖,大盲注位置,红鱼,山,土,少男,童子,狗,手,指,径路,门阙,果,瓜,阍寺,鼠,虎,狐,黔喙之属,木生之物,藤生之爪,鼻。
  兑卦:紧,凶,不善盖,关煞位置,危险人物,凶,泽,少女,巫,舌,妾,肺,羊,毁折之物,带口之器,属金者,废却之物,奴卜,婢。
 
每手牌的强弱也可入八卦,总之,扑克中所有的内容只要是需要做区分的,就可以入二仪、四象、八卦和64卦。
这个在易易扑克中已经有体现。详细的就不再说了。

 

利用中国古代数术思维系统建立准强人工智能的设想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22日 19:32   [ 更新时间:2009年3月22日 20:12 ]

        首先,我认为:“图灵测试”可以测试人工智能,其次,我认为“中文屋测试”的确证明了强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因为我也认为强人工智能的建立可能不附合“歌德尔不完备定理”,所以我在标题里先用“准强人工智能”的术语。在看不起许多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后,我觉得王宏生所写编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一书第七篇“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最后一章“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比较能说明强AI和弱AI及其发展的关系,我认同作者的观点,王宏生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编尾第24章“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中所描写的关于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描述。在24.1节“专家系统对知识的滥用”中最后他写道“经过这样的分析可知,韦伯斯特词典中的知识定义考虑的是大多数能理解的知识平台,但这是一个缺省的假设,在定义中并没有提到知识的协议性特征。我们不难看出,知识的概念不是孤立的,一个字符串只有在两个个体建立起都能理解的平台的时候,才能成为知识。专家系统在建靠时,并没有与领域专家建立起一下共同的知识平台。因此专家系统也不具有知识,只是字符串。王宏生在描述的“知识链关系”中认为只有当B与提问进A建立了共同的知识平台,这时B说的知识(字符串)对A来说才成为知识。
        其实,这跟“中文屋测试”的说法是一样的。然而,中国传统的数术,如大六壬、奇门遁甲以及子平八字术等等却是完全脱离当前的知识,几乎是与人类知识平台平行的关系。如果用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平台,那就为可以建立准强人工智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地方。并且同人类是同一个知识平台上,这个知识平台就是物质、空间、时间、和物质间的作用关系。这些关系分别为:
  • 物质及其关系----阴阳八卦关系。
  • 空间关系----宇宙星辰的位置关系。
  • 时间关系------天干地支关系
  • 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五行关系。
通过让人工智能建立在以上的知识平台的基础上,那么人工智能将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知识平台关系。而术数预测正是直建立在这此关系基础上。只要认人工智能的平台同人类的平台建立在这种共同的知识平台上就可以产生强人工智能。

      在王宏生继在24.2节,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中所描述的那样,“由上面被囚禁的人的推理结果可知,即使机器不具有知识(即它没有与具有此知识的人建立起一个共同的知识平台),也可以表现出它“具有知识”,此时人工智能称为弱人工智能,即智能是表面的,而非实质性的,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也有很大的用途,因为在人类智能中存在大量的不需对字符串进行解释的计算性成分。例如,天气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推时,尽管机器不知道推理树的各节点的含义,因为它未与人类建立起知识平台,它不具有节点字符串所对应的知识,但是它计算出的可信度对人类很有用,这就是人类智能的计算性成分。
       然而,有趣的是,在术数系统中对天气的预测在以前用得非常多。这种脱离常规的预测既然也有他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准确性那历史上肯定也没人用了。作者认为对于强人工智能而言,显然只有与人类某一层次知识的人建立起共同的知识平台的系统,才是强人工智能系统。知识平台的层次越高,这一系统的智能越强,如果建立在上述的五种关系之上,那么我认为将是最强的人工智能,或者说准强人工智能。
 
       王宏生在24.3节“人工智能的极限”强调“人工智能是一项永远无法完成的事业”。它说,要解释清楚任何系统,必须跳出该系统,由外界其它系统来解释。由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表明,要一致且完备的描述一个系统,必须由另外一个系统完成,一个系统要描述系统自身,其一致性和完备性不能同时具备。即要保持该系统的完备性,就必然出现不一致(悖论),而要保持该系统的一致性,必然存在该系统不能描述的部分。我认为说的对,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术数系统却是跳出了人类智能系统这个系统。所以我认为其对建立强人工智能有可借鉴之处。
 
        数术系统正是有着这样一个特征,每一次的预测其实都脱离预测本身来思考,举个例子,八字预测人的疾病,他不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去预测,而是完全用同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没有关系的另一个系统来预测,那个系统主要是日、月、星辰的关系。这个系统同人的系统没有多大的交叉性。我说的就是利用这个系统来建立是计算机准强AI系统。也就是说计算机推演根据完全就是0和1(阴阳),以及日月星辰关系,时间关系而不是人类赋予的其他的信息。从这些信息出发来让计算机自己思考问题。对于让计算机自己思考问题,这是每一个研究人工智能学者的最终梦想。然而,我也认可“强人工智能是不能实现的”,并且将对其的研究称为“准强人工智能”,原因的关键就在于计算机系统他自己无法从0和1这两个数字开始建立智能,所以强人工智能就无法实现,就象“生命的起源”至今无法论证一样。
 
    然而,我觉得虽然基于0和1的“强人工智能”同“生命的起源”无法论证,但是这个基于0和1的世界已经演变成看上去有智能的生命世界一样了,例如大量的网游虚拟社会中的人物。就象我们现在研究生命一样,可以跳过“生命起源”这个难题,直接着手研究人的生理、心理一样,我们也可以跳过准强人工智的起源问题,直接根据术数系统(一个于相对独立的相互作用系统,即阳、阳系统和五行系统以及时令系统),来研究准强人工智能。
 
      然而,话虽这么说,要想真的深入其中,又有多少的困难在等着我们呢。我现在在程序中,只对阳阳八卦关系做了点编程,而其它关系却还未有体现。
 

法象时空——中国数术的基本理念(总结部分摘录)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8日 22:12

四、结 语
      之所论可知,数术作为一种知命之术,必然要对天地人之过去、现在及未来加以整合并建立一些理论模型,并且这些模型也会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有所调整和细密化,以增强
其命理阐释能力。在中国的数术思想中,有着极其精致的义理基础。而作为中国传统之富有信仰色彩的学术体系,它的理论建构也必然要对宇宙人生的终极问题具有圆融的阐释能力,这也正是人类理性完善后建立起来的学术思想对知命之数术极其重视的原因所在,可以说,数术是学术传统特别是儒学的一种世俗落实,而学术传统特别是儒学则是数术的义理源头。
      ,作为巫灵感通的弥补之术的“知命”数术本身即有着一些先天的“不足”,故其在现实层面上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地预测人生命运的程度,但它经过千百年的运作和筛选,在感通天地和经验总结上确有一些自得之见,至少具有某种仪式的意义。它在道德认同的基础上,以命运之富贵贫贱的先天性为前提,来指导个体在人生之关口上能有一个尽量合于道德的选择,鼓励个体遵循心性之善去尽其人成之功,以尽可能获得接近正命的人生。明代万民英《星学大成》序中的一段话,正可表明一般学者对数术的基本态度:
《易》以道阴阳,是卜筮之书也,圣人作之,以教人趋吉避凶。而一言以蔽之,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若曰吉者吾趋之,非趋夫吉,趋夫所以获吉之理,视履、考祥之类是也;凶者吾避
之,非避夫凶,避夫所以致凶之故,复即命、渝安贞之类是也。由是则吉而非求也,由是则凶而有所不避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非此理。盖圣人幽赞神明、开物成务之精意,余之心亦
若是也,而胡不可哉。是书之行,使知命之士观之,遇富贵则曰命也,吾不可以幸致;遇贫贱则曰命也,吾不可以苟免,行法以俟,夭寿不贰,将齐得丧,一死生,其为教不既多乎。若恃命之将
通而冥行径趋,见命之将否而徼幸茍免,是则桎梏而死、立乎岩墙之下者,虽圣贤亦末如之何矣。岂予之所知哉! 岂予之所知哉!
又清代敕修《协纪辨方书·序》中的话语亦表达了同样的道理:“天以日月行四时,人奉天而时。若向明而治,向晦而息,后王君公所以奉若天道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群黎百姓所以奉若天道也。否则不能晨夜,不夙则暮,诗人讥焉,人人所知也。然则举大事,动大众,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岂无寸分节解以推极其至精至微之理者欤。其支离蒙昧、拘牵谬悠之说,乃术士之过,而非可因噎而废食者也。”其实若“史官”的术士之过,亦以其未能进而入于道德之境也。
 
摘自:
关长龙. 法象时空——中国数术的基本理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03)
 

我看过的精彩的AI机器人科幻电影及强人工智能想象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8日 17:46   [ 更新时间:2009年3月8日 19:35 ]

    我是个科幻迷,非常喜欢看科幻电影,现在回顾一下我看过的精彩的科幻AI方面的电影。
    记得在读大学的时候,大约在1992年吧,看了《霹雳5号》和《霹雳5号续集》,很精彩,片中的机器人已经具有了人类的情感,最后还加入了美国公民。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他的片子我一部都不能错过。关于AI的片之,片名就叫《AI》,片中展现了机器人所体会的那种压抑,那种难以名状的绝望,以及过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给我们带来的,反正我说不出的那种悲凉感,那就象另一篇我记不得名字的太空科幻片里,那种一个人在太空舱里等着死亡的感觉。另外还可以提一下他拍的《少数派报告》,那里面说到预测能力到了能预测犯罪从而阻止犯罪的这种极高的预测级别。
    最好看的要算前同手的《我·机器人》了,机器人具有了那种更高级的保护人的能力了。在片中,有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所出机器人三大定律: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
◇除非违背第l条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
◇除非违背第1或第2条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这三行定律在片中得到体现。
    跳过这些精彩的电影,我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强人工智能”的期刊论文,到底象这些片中的机器人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呢。哲学上悲观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能提着自己的头发把我们自己给提起来吗?!也正因为这样,对于强人工智能的研究就基本到此为止了,而我想说的是,在哲学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把自己给提起来:
    人类生命和人类智慧产生本来就是个迷,这个迷,也许我们本身无法找到答案,也许那个答案存在于另外的地方。那个另外的地方,不管是神也好、高级智慧也好、或者就是我们人类本身(没有挖掘出来而已)也好,我想总是存在的。就象现在我想请另外的人抓着我的头发把我提起来(kidding:抓头发太疼,还是抓着我的手吧),现在我想请“那个另外的地方”帮我们实现强人工智能,这样是不是解决了哲学上的问题了呢。
    然而我怎么样才有请到“那个另外的地方”来帮我呢?这个我也不知道的“那个另外的地方”又怎么来帮到我呢。我觉得既然生命和智慧已经存在并且于“那个另外的地方”有着关系,那么“那个另外的地方”肯定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就象我不知道那天偷我笔记本电脑的那位小偷是谁,他却留下了他的脚印。我想说的就是这个脚印,就是以《易经》为首的那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术数,这些被扔到历史垃圾中的东西。
    不管是测字术也好、八字也好还是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大六壬也好,或者就是易经的六爻预测也好,这些比科幻要现实,比现实要神奇的东西,我觉得他们所用的推理之术是在人生活本身的时间流之外的。就象程省在他的“测字宝典”中所说的为什么可通过测字来预测的原理,那是因为“字从太极出”,所以可以用作预测。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重要,在我每次去看各种术数书的时候,我总是想着“为什么这些术数能够预测”这个问题去看,可看来看去没有找到线索。然而,这句话“字从太极出”却点明了一条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从“太极”出的,就象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从道出,人类和人类智慧也一样,都是从道从,从太极出!正因为“字从太极出”,所以你写的字是具有同你的生命平行的特征,再加上是你的写的,从而将你关联起来,推测你的未来。
    如果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说,那么易经或术数,他的推理是从“宇宙大爆炸”那个时点开始推的,然而谁真能从那个时点来推现在呀?!所以说,就根据已经走到现在的一些固有内容来推,那就是日月行星的运行,所以这此术数都非常关注太阳、月亮和行星的相对于人的位置。我觉得真正搞这方面的人他不是一派胡言的,而是要结合非常非常多的内容进行百常非常多的推理才出来预测结论的。
    将以上所说的应用的人工智能,我的意思是说强人工智能的建立基础也必从“太极”出。如果从太极出,那么就可以出强人工智能了。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C#程序实现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5日 17:45

老子的《道德经》中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什么意思呢?象面用我的理解将其用程序实现,用他来开发一个简单的万事万物生成器接口。该接口的意思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出来,即某一事物的所处的级别,该事物在该级别上的序号以及产生该事物的方法。调用GenIt()即产生该事物。

该接口文件原代码为:

通过该接口的实现,可以产生我需要的各种对象,下面是一个

namespace Eureka.SystemE

{

/// <summary>

/// 说明:

/// 任何事物都将有以下三个属性,该接口是整个SystemE关于世界构造的核心内容:

/// 1、该事物在这个世界上的级别,或者说类别粒度大小 IntLevelE

/// 2、该事物在这个世界上对应极别的序号,即SequenceE

/// 3、该事物产生出来的过程和方法,例如人的基因,即Generator

/// </summary>

public interface InterfaceE

{

int IntLevelE{get;set;}

int SequenceE{get;set;}

IGenerator Generator{get;set;}

 

void GenIt();

void GenIt(int intLevelE, int sequenceE);

void GenIt(int intLevelE, int sequenceE, IGenerator generator);

}

}


最后我简单用程序实现了这个接口的例子,通过不同的太极图形和同一个生成器(
Generator)生成不同级别的两仪、四象和八卦图形:

 

1、用方形太极图生成:

2、用圆形太极图生成


3、用传统太极图生成

4、用来之德太极图生成

 
 
我把这个接口和例子放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希望能理解的同好们从中得到启发,创建强的人工智能。
我已经将接口作成了程序包,并且利用该程序包实现了我在易易扑克软件开发中的一些功能,需要的可以留言索要。
 
 

《黄帝内经》与人工智能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5日 17:14

前些天看了一本书,是由李卫东写的《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作者非常大胆的假设了《黄帝内经》的谜局,虽不足信,也是一部闻所未闻的旷世奇书,一次不可多得的生命认知。  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另辟蹊径,对华夏古书《皇帝内经》进行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解读,看上去就象一本科幻之书。但他认为,中医源自发达的史前文明,横跨千年的对话,超越人类智慧水平。
 
应该说象这种书属蛊惑人心的书,应被国家出版审核部门枪毙之书。但是他的想法中创造了人类平行的或高级的智慧,这个想法若用在人工智能中,那么,也就是强人工智能可以从这个高级智慧中产生。那么在人类的智慧中,又如何能超越自己的智慧呢?既然已经有人提出《黄帝内级》和《易经》是更高级的智慧给我人的馈赠(有人認為,〈黃帝內經〉與〈易經〉都來源於史前的另一個超文明或外星人,因為〈黃帝內經〉的著者確是一位至高無上的“人”,這種“人”比當時,乃至今人有著更加先進的思想,所以被古代稱為“上古真人”。)那是不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个缺口呢,或所谓的破缺,从而创造出强人工智能呢?
 
再次提及歌德尔不完备定理,从中找出其不一致中的完备,不从这种缺口中来了。

“八字”、“奇门遁甲”、“大六壬”等术数与人工智能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5日 05:21

也许说起这些传统古代文化现象,现代人都嗤之以鼻,用一句“迷信”把它们全部扫进历史垃圾推中。就算是乾隆皇帝当时钦定《四库全书》时,术数部类内容也不多。今天又重拾欧洲同志写的《易经与人工智能》一篇文章(在《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年第五期。他利用易经之旺相休囚同五子棋程序在人工智能上做了些工作。这让我又想起中国一些之名的术数。
 
八字术又称子平术,城市里已经比较少,而农村的加引号的“没文化”人才老去追求这个。且不说这东东的“迷信”性质。就看他的推理之术,一套套的,其实完全根据天文地理日月运行变化来推的。还有古代用于皇帝身边的“奇门遁甲”、“大六壬”和“太乙”三式,只有国家军师重臣才掌握其中玄理。我细究这些术数的推理,(详见易易网站:http://e.eeeeee.org ) ,认为其每一个推理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根据时间、空间、五行、阴阳等各种变化非常复杂的关系推理出来的。
 
而正是这种推理关系,我们现在可以用强大的电脑逻辑去进行,再配以合适的基础平台,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参照这些术数的推理方式进行,那么,准强人工智能的创造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呢!
 

易易人工智能遐想

发布者:Eureka Chen,发布时间:2009年3月5日 05:19

主要因为学习和研究扑克智能的关系,这几天查了很多的资料。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主要有推理技术、机器学习、计算智能、自然语言理解等等。而我主要关注的是计算智能,计算智能主要的一些东东,也就是图搜索技术、启发、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算法、人工生命、粒群(蚁群)算法等等。还有用得很多的专家系统。零零整整这些东东,全都是弱人工智能,全都是计算性的东西,它们都没有人的智能,而根据歌德尔不完备定理,强人工智能是“不可能”由人实现的,就像人自己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提起来一样。

根据歌德尔不完备定理,系统要是一致的,那么他就是不完备的。如果是完备的,那么他就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强人工智能是永完不能实现的。然而,根据我对易经的理解,我觉得易经的术数系统没有一致性,但具有完备性!对于完全同样条件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预测,且别说起算命先生,那就是迷信,然而物极必反,我觉得他们才是科学中的科学。就算同样的先决条件“父在子先亡”,这样一个系统,有着不一致性,却有着完备性!如果人工智能有着这样的完备性,那么就具有强人工智能的特征了。这样的系统,在图灵测试中,如果你问机器1+1等于几时,他也许会回答你2,也许会回答你更多的答案,这时,你就开始分不清对方是人还是机器了。

不知我的理解有没有可行之处,如果把易经术数预测的完备性用到人工智能中去,那么可能离强人工智能只有一步之遥了。还有,如果在各种场合(包括战场、商场、情场……)能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这样的智能用到人工智能中,那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了。基于这些设想,我正准备在扑克场中开始应用这些智能。有兴趣的可以在这里留言!

1-10 of 10